80书屋

第一百六十六章:尘埃落定

2021-09-02 作者: 春梦关情

只是到了那时候,她也已经不愿去争去吵,只是平静的说了一句逝者已矣。

徐明惠死后的第三天,元邑对外宣称她突发暴病,追了皇贵妃位,葬入景陵中。

徐立听闻她的死讯时,在府中勃然大怒,还是元清请了旨意出宫去,才将将把她安抚下来。

有了定妃的事,徐明惠其实就是一个畏罪自杀,元邑不揭穿了,是给她留着身后的体面,更是给徐家一个体面。

徐立在那一瞬间,又苍老了十岁。

徐夫人从内室转出来,指着元清的鼻子,破口大骂,毫无往日的气度与高贵。

元清从不曾受到过这样的对待,当下勃然变色,却又生生忍了下来。

徐夫人骂她,骂的不错。

是她非要叫徐明惠进宫的,为这个,她还害死了徐明芷。

可是到头来,什么都不过是一场空。

徐家临了了也没有走出一位天下母。

皇贵妃,又是皇贵妃。

元清多多少少有些看不透元邑。

他明知道她的心思,却仍旧追封了徐明惠一个皇贵妃的位分……

然而这一切,也不过都随着徐明惠的死,尘埃落定了而已。

……

一个半月后,京郊原本被高家霸占了的那块儿地,一座巍然辉煌的行宫建起了。

工部紧着报到了御前去,元邑面上不动声色,心下却长松了一口气。

行宫的事情落定了,择了日子,就该叫高太后移驾搬出宫去了。

只是回过头想一想,这陈宫里的人,倒像是越来越少了。

瑶瑶死了,阿姊走了,明妃自从出了这么多事之后,越发静下了心来,常常窝在永寿宫里,连宫门都不迈出一步。

明惠经此一事,不堪来日的落魄,选择了自杀,而冯嘉柔……那个孩子似的人,这一胎之后,再难受孕。

冯嘉柔的事情,还是几天前孙太医才回的话,说是上次被下药,调养了这么久,一直没能调养过来,他原本开了方子养着,到了如今,确定是伤了根本,才敢到御前回话。

元邑心里如何不气呢?可是明惠已经死了,这件事情,他还能做些什么?

至于容娘那里——

他不知道是不是明惠死的时候那只玉雕的缘故,近些时日来,他总觉得容娘对他冷淡了好些,他又忙着政务,又不敢太逼急了,也只是每日陪着小心,却始终没能换来她真心实意的一个笑。

如今行宫建成,就要送走高太后,他心里对令仪的去处,自然是有安排的。

这深宫之中,他真的怕,到了最后,他就成了孤家寡人。

从乾清宫出来,元邑长出了口,叫了一声李良。

李良猫着腰:“主子这会子要去贵主儿那里吗?”

元邑斜了一眼过去:“去寿康宫。”

找太后的啊……

李良心里叹了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欸了一声应下来,便匆匆下了台阶,打发小太监去准备辇轿了。

……

元邑到寿康宫外时,站了许久。

宫门还是一样的宫门,景色也是往日入眼的景,只是心境不大一样,人,只怕也不会一样了。

高太后闭门不出时日已久,连令仪来了,她也没见上一回。

元邑起初怀疑过,怕她是想韬光养晦,以图来日。

可是后来发现,好像经过高赞之一事之后,她彻底失去了斗志一样,又或许,是因为明惠的死?

总之高太后近来,也是大为反常的。

元邑提着的那口气,长长的出了,一提步子,进了内去。

高太后正摆弄花草,一扭头见了他,脸色未变:“皇帝来了。”

元邑嗯了一嗓子,却连礼都没有了,挪步过去,在她对面坐下来:“京郊的行宫建好了,儿子过来是想问问母后,打算什么时候移驾。”

高太后的手一顿:“皇帝看着办吧。”

元邑一眯眼:“母后如今,倒好像认命了。”

是啊,她从来都不是个认命的主儿。

从前不认,现在……现在是不得不认。

元邑把朝政大权收回去后,不可否认,他做得很好,是个贤君明主所为。

她本以为他会力捧卫国公府,为了卫玉容。

可是他并没有。

也许,他和先帝,到底是不大一样的。

会专.宠.,却不会将前朝后宫混为一谈。

而元邑对她的监视和钳制,更是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的。

到了今日的境地,她好像真的没什么好争好斗的了。

连徐明惠都在长春宫自尽了——

那样大好的年岁里,她选择身赴黄泉,这一点,对自己的触动,不可谓不大。

高太后长叹一声:“其实我从来都不看好令仪。”她放下手中的银剪,抬头望过去,“令仪是个被.宠.坏了的孩子,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可是高家只她一个嫡女,我只能辛苦扶她上位。这京城里,与令仪同岁的女孩儿中,我最看好的,其实只有徐明惠而已。”

她的话,叫元邑大感意外:“为什么?”

“你有空可以去问问太皇太后——”她拖长了音,扬唇笑了一回,“她像极了年轻时的我,骄矜的,自负的,凤仪天成,睥睨天下。可是可惜了,算是生不逢时吧。我遇上了一个徐婉,而她,遇上了一个卫玉容。不过这也算是因果报应吧。徐婉怎么也不会想到,她的亲侄女儿,会落得个这般的下场。”

元邑喉咙紧了紧:“所以您不是认命了,而是因昭嘉的死,感触良多,思来想去,到最后,选择了彻底放手?”

高太后也不反驳,嗯了一嗓子:“她才十六岁,到死,都只有十六岁。我后来在想,她也不像我,至少在我十六岁时,想的是出人头地,是不能屈居人下。可是想通了,也就没什么了。十六岁的女孩儿都能看开了,我一把年纪,又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她说完了,把面前的花瓶挪了挪:“你今天过来,除了想催我动身挪出去外,应该还想谈谈令仪吧?”

元邑不置可否的挑了挑眉:“母后一向都这么慧眼识人,更能一眼看穿了旁人的心思。”

“不,我毕竟养了你十几年,这与是不是能识人,是无关的。”高太后拍了拍手,才重又看向他,“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想叫令仪与我一起,搬到行宫去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