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书屋

第235章 世外桃源 仙境洞天(3)

2021-08-31 作者: 张君刚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

开始摘柿子了。先摘的是一棵大树,树身一个半大人才能合围住,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覆盖的面积很大。这样大的柿树在我们这儿比比皆是,还有更大的。要摘完这样一棵树,要是两人摘,就是旷世高手,也不知道要摘到猴年马月。因此,两个人一齐上树,来个大会战。摘柿子开始了,每摘一个柿子,挠钩杆得拧断一个小树枝,出“咯叭”的响声。几个人同时摘柿子,并且手都挺利索。只听见树上“咯叭咯叭”的响成一片,树下“扑通扑通”一个音。摘柿子的人也很热闹,你一言我一语,天南地北,不时的出哈哈的笑声。也有的边摘边唱,南腔北调,五音不全,好不快乐。另外,摘柿子和接柿子的两人配合很重要。摘柿子一般都是摘完一枝再挨着摘另一枝。拿杆的每摘完一枝就冲下面喊:

“喂,这枝上还有柿吗?”下面的人就详细看看,看不到了就冲树上喊:“没有了。”如果有,就说:“xx地方还有一个呢.”拿杆的便顺着下面的指点,透过密密层层的枝叶,找到柿子把它摘掉。每次换枝的时候,拿杆的就冲着下面喊:

“换枝了,看到挠钩杆头了吗?”下面说看到了,才开始拧,以免摔坏柿子。有时,柿子从上往下落的时候会撞到层层的树枝,改变落点,因此,接柿子的时候必须机智点,动作麻利点,否则,不但接不住,而且还会挨砸,这是常见的事情。尤其是今天的大会战,拿杆的人多,柿子满天飞,不时的听到下面:“哎呦”被砸的叫声。也有捂着头子到处跑,躲闪柿子的情景,姿势可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就这样摘了一个早晨才摘完。往树下一看,厚厚的一层,火红一片。就是用现在的拖拉机装,也得装两车。一棵树就摘这么多,那满山遍野又能摘多少呢?

人们住在山里,道路崎岖,虽然修了很多小路,但主要运输靠肩挑,极少一部分可用牛车拉。人们就是这样一棵一棵地摘,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去。把有毛病的柿子挑出来,再动员全庄老少把好柿子运到山下收购站。

东穆柯寨和西穆柯寨只有一山之隔,一个称岭东,一个称岭西。他们要把柿子运到山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翻山越岭。用肩膀一担一担的挑到收购站。虽然很累很苦,肩膀被压肿了,脚底磨出了泡,但人们的心情是愉快的。因为那是村里一笔不小的收入啊!每斤柿子卖八分。那时,一个大人干一天活记一个工,每个工分红才一角钱,而这一斤柿子就相当于一个壮劳力干一天活挣的钱。所以大人小孩挑的都很卖力,但同时又快乐着。他们就是这样完成收购任务的。

有一次,张寅和郭怀义的儿子郭兰平随大人们去收购站交柿子,那里的景象至今使他无法忘记。交柿子可不是光他们,太多了,本乡各个村都有,非常热闹。有挑着担的,有赶着驴的,还有赶着马车的。大马车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运输车,装的最多,还可以搞长途运输。一个骡子驾辕,两个马挑稍儿。赶车的手拿长鞭,不时的打个响鞭,动作优美,响声震天,直冲云霄。交柿子的人个个精神焕,红光满面,笑容灿烂。往南一看,柿子已堆成山了,个个又红又大。交完柿子,大人们到里面结账,我和永在柿子山边玩。

看柿子的是个老头,头顶是布疙瘩的地主黑色圆帽,身穿黑色粗布上衣,一排布疙瘩纽扣,一脸黑麻子,鹰鼻鹞眼,目露凶光,甚是可怕。而郭兰平没眼色,又天不怕地不怕,到处乱闯,甚至想爬柿子山,结果被老头训斥,郭兰平不服气地骂了句:“你个老活塞。”那老头一言没,顺手拿起个硬柿子狠命的朝郭兰平掷去,正对头部太阳穴。幸亏郭兰平动作快,一低头,柿子从头顶“嗖”的飞过。好险啊!稍后大人们结账出来,张寅他们也没吱声,便随大人们回去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