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书屋

40 摸行情

2021-08-31 作者: 木离力

“富贵人家的茶不过三泡,还含第一泡洗茶。这种茶叶形状颇窄,这种风味不适宜泡的次数太多,次数一多便减味淡趣,正合了富贵人家的习惯,三泡好刚。制茶时可把这种茶制成珠粒形状,取名为‘凤鸣甘露’,既有地名,又带甘露之意,凤本贵重,甘露难得,自然珍贵。大家觉得如何?”沛林灵感上来,妙思顿开。

“好。既有地名,又有茶的特性,而且还符合富贵人家的喜好。”老王拍手称赞。

寻香点点头,这样一来,自然而然的就只显现这类茶的特点,不必考虑它的不足了。

第三种茶送到沛林嘴边,他闭上眼睛吸了吸,才慢慢地啜饮一口,笑道:“好香的茶。”

老王得到沛林的启发,凑趣道,“这个名字好取,我来——”

寻香和沛林笑望着他。

老王捻一下胡须,摇头晃脑道,“这香味略带兰香,但比兰香更浓,而且这种汤色比先前两种微显黄褐一些,制茶时把它制成眉芽状,叫‘一兰幽梦’如何?”

“极好。”沛林赞扬道。

吴妈妈听得直摆头,“你们都好有学识,这些名字比我原来听到的那些茶名都好听。”

莲儿和君儿这才领会到什么是学问,对少爷佩服得五体投地,心中生出想读书的念头来。

“少奶奶,干脆我再去茶林摘点茶叶按少爷说的。重新炒一点。明天到老树茶行谈价时,好多些卖相。”廖氏是个做事认真的人,得了沛林的指点,立即想再去实践。

寻香笑道:“不必。明天我们就带这此样品去,不必把自己的好处完全显现出来完了。你若想研究制茶术,倒是可以摘点茶叶回家细细捉摸,要制成少爷说的那样。那是不容易的事。”

廖氏感慨道:“少爷说的那都是极品了。我看了老树茶行很多茶,跟我炒的形状都没差不多。不过按少爷说的那样分门别类,那才是真的制茶。我今天真是长学问,又长见识了。难怪仓夫人只卖青叶,不卖成品,原来是这个道理,雅致的人不做马虎的事,不愿意随便炒成茶叶去卖钱。”

“我没打算秋季的茶全做成品,我们现在的人手和水平都有局限,到时制作一部份。再卖一部分青叶,争取大家把技术提高起来。明年春天能多制一些茶。”

廖氏悟性很高,寻香心中越发欢喜,依她这样的悟性和实践力,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制茶好手。

****

夜。寻香进入碧宵境,下午试茶的事,给她许多深思。

《木华经》里有提到一些关于茶的知识,并不全面和系统。

寻香的母亲是南方人,那里正是产茶盛地。所以她自小知道制出上等茶极不容易,只是寻常人家买不起上等茶,便没那么多讲究。所以大多制作简单。

沛林对茶有极高的天赋和认知,这令寻香看到新的希望,所以说人嘛,天生我才必有用,别以为一条路死了,便没了别的路子。往后制茶少不得请沛林把把关。

石洞里书案上放着只金碗里,紫蝈蝈长长的须把金碗扫得咝咝地极好听。寻香给它们喂了竹叶和灵池的水。紫蝈蝈乐得在金碗里直翻跟头,看着极顽皮可爱。

为了让君儿死心,寻香把紫蝈蝈藏在碧宵境里,同时避免它会丢失,这种虫子毕竟太稀少,拿到便应好好养着。

案头上厚厚的一堆竹简,有六七卷,寻香皱了皱眉,《菌书》读得太吃力,换了一卷,展开来看,却是《茶经》,拍下头自责道,“我怎么这样傻?都不知先看看这里有些什么书?只知一卷卷地挨顺序看?这里面有《灵池经》,又有《菌书》,自然极有可能有与茶相磁的记载呀。”

结合已经有的知识,《茶经》读得十分顺畅,只两个时多辰,便读完了,虽然记述简略,从茶的起源到种植和采用,记述得很全面,尤其提到透香、走水、杀青、揉捻都是很技术的活,令她对茶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老王说的真是没错,要让茶本来的味散透出来,这其实就是《茶经》记载的透香和走水,有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微妙的道理,老王说的来自制药的道理,触类旁通,却也可见一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