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书屋

20.不归之路

2021-08-29 作者: 服部正成

可惜,还未等颜良到达开封,距离目的地还有将近二十里的地方,一支军队将他们截了下来。

看着远处在空气中猎猎作响的“刘”字将旗,颜良的脸色异常的凝重。

前往开封的途中会遭遇到阻拦这样的情况并未超出颜良之前的预想。事实上在战前,他对于可能出现的敌人有了很多的设想,比如被称为曹操军第一猛将的夏侯惇,比如曹操军中除了曹操外最为优秀的统帅曹仁,再比如擅长指挥骑兵进行奔袭作战的夏侯渊,还有被认为是擅长防御作战的外姓将领李典……他做出过很多的设想,可却唯独忽略了眼前之人。

刘备,刘玄德。

以及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两位好兄(基)弟(友)——老二潘宫和老三张飞。

其实也难怪颜良会忘了这三兄弟。

自从曹操收编了徐州一众实力后,徐州北方和青州南方的事物被曹操委任给了臧霸,可以说这位原本一直屈居于刘备之后,原本在徐州军内部存在感并不强烈的将领,竟然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或者说当一位将领面对的对手是如袁谭一样的猪对手,大概只要不是太过坑,基本上都能够有较为不错的发挥,而稍微优秀一点的将领更是能玩到超神。

事实上当初刘备主持徐州北方军务的时候,表现的比如今的臧霸还要夸张,若非陶谦意外身亡,或许刘备夺取整个青州后不论是配合袁术威逼兖州。还是独自领军与公孙瓒一起配合攻打立足不稳的袁绍,都可以令整个袁绍系的根基产生巨大的动摇。

可是就算被坑到了这个程度,袁绍似乎依然没有改变将袁谭安置在青州的主意,那么臧霸在这边表现得愈发闪耀差不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那些徐州本土的世家豪强,熬过了曹操对同出谯县曹氏,以曹宏、曹豹两兄弟两兄弟为首的徐州曹氏及其相关势力的大清洗之后。逐渐开始补充道曹操军那始终充满饥渴感的官僚体系之中,可以说除了陶商和陶应两兄弟被投闲置散之外,其余诸人基本都可以称得上是量才适用,毕竟曹操身边的位置还有很多,甚至多到了快要让曹操感到发疯的程度。

只不过在这所有人之中,刘备的情况似乎稍稍有些特殊。

刘备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战绩也同样亮瞎人眼,事实上就算在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若非碰到了自己的宿敌曹孟德。刘备的胜率依旧堪称惊艳,甚至在遇到曹操之前的战斗基本上都可以称得上是得胜而归。再加上他出色的亲和力和安抚民心的本事,就算将之成为“陶谦军中最亮眼的明珠”大概也不为过。

嗯,陈元龙事实上同样有这个资格,只不过还是年轻人的他显然还无法取得那么多亮眼的成绩,所以就算曹操明知道李书实将之拐到并州,却也并未真的太过遗憾。

当然,先有田豫。再有陈登,刘备大概才是最有可能哭晕在厕所里的那个。

这还不算某只萝莉绑回来的小甘甘和小糜糜……咳咳。李书实表示自己其实什么都没说。

正因为有着这样多的光环环绕,刘备被曹操任命为豫州牧这样地位崇高,实权也很大的职位并没有引发太多的不满,毕竟就算抛开收买人心的问题,曹操或许也意识到了对于豫州这样一个从黄巾之乱开始便饱受天灾人祸困扰的地区,适当的宽松有利于民生的恢复。

可问题也恰在于此。

刘备事实上是以武功起家。到现在为止也算得上是戎马半生,就算曾经做过两千石太守的职位,他给予世人的印象大多依旧停留在帮助公孙瓒硬抗袁绍侵攻好多年,或者说这是一个能打的家伙。

所以说当刘备接受豫州牧的任命,将全身心投入到治理豫州凋敝的民生之后。他与曾经极为倚重的军旅生涯几乎完全隔绝,只是靠着自己兄弟的帮助,勉强维持住一些铁杆部属而已。

曾经强横一时的刘备军团,到如今竟然连袁绍都没有再将其视作是自己吞并天下大业的一个巨大阻碍,最多也只能是某个阶段可能出现的一个“小麻烦”而已。

颜良所掌握的情报大多来自于袁绍,就算曾经与刘备和他的部下不止一次交手,但既然袁绍已经认定刘备无法构成什么威胁,至少在出兵前,颜良不自觉的便将之忽略过去。

所以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颜良此时的表情是如此凝重。

毕竟,他着实没有想到,曹操军中对他的突袭反应最快的,竟是这位已经神隐许久的老对手。

可惜,颜良虽然熟悉刘备和他的两位兄弟,却根本不认识隐藏在刘备身后的那个家伙——

陈宫,陈公台。

“刘皇叔,这一次您代天子征伐,意义将会十分重大。”

“备很清楚这一战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陛下的意义。”

“那么,陈宫所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下面就完全看皇叔的本事了。”

“放心,绝对不会让陛下失望!”

是的,刘备能够出现在这里完全可以看做是陈宫的谋略。

当然,也有可能是曹操军幕后掌舵人荀彧的放水所导致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因为这些人或明或暗的谋划,刘备带着他的兄弟们站到了这里,而且作为被刘协下达正式公文承认的“皇叔”,就现在的政治立场而言,他同样需要偏向刘协这边。

所以当刘协和陈宫知晓了颜良孤军前来的消息,对于这场战争早有想法的陈宫可以说并没有做多少考虑便向刘协建议派兵迎击,也就是刘备现在所指挥的部队——一支由赵楠和陈宫费尽心血训练出的汉家“羽林军”。

所以哪怕刘备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久疏战阵,但至少当他需要披挂出征的时候,他手里的队伍并不比颜良此时所统帅的差多少。

至少在数量上的确如此。

“刘玄德,我敬你是个英雄,若你能够投奔袁公,高官厚禄不在话下。”

“痴心妄想!我刘玄德乃是中山靖王刘胜后裔,根据宗正寻觅族谱,乃是当今天子之叔,又怎么可能投奔叛国逆贼。反而那袁本初,汉家待其不薄,才有了‘四世三公’的偌大名声,可是在此危急存亡的时候,不思报国,反而怀着叛逆之心,行叛逆之事。你颜公骥若还认为自己乃是圣人门徒后裔的,就不要继续跟随逆贼袁绍,为身后留下一世骂名,甚至让你的先祖为你如今的行为而蒙羞。”

话不投机半句多,颜良本就不是什么有耐心的家伙,刘备年轻的时候同样不是什么耐心十足的存在,就算经历这么多年宦海沉浮,却也同样因为久在军旅而养成了颇为直率的性格。

所以,既然谁也无法说服谁……

那就战吧。(未完待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