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书屋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天梯之树

2021-09-07 作者: 五极

“天梯?”

那天梯的确很长,直接贯通到哪里我们也不知道,因为上方根本看不到顶。

没有想到这样就破解了九河龙门。

周教授仔细的打量着这眼前的一切:“和神话传说当中的差不多!”

“什么差不多?”扎纸老人激动的问道。

此时竟然从我们的上方传来了水流之声,我仔细的听去,上方之处就是有着水流之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啊!”黄河鬼王不合时宜的说道。

“老袁,你看看这是什么玩意?”

“不就是天梯吗?我之前见过,又不会登上天有啥大惊小怪的!”

视线朝着四周扩展,这天梯竟然是用一棵树的主干所做,那这棵树得有多高啊!

初步估计,最起码得一二百米高吧!在原始丛林和热带雨林当中,几百米的树木遍地都是,可是这棵树生长在这里,足足有一二百米高,我不由的惊叹起来。

我回想到,我之前看过的书籍,天梯,顾名思义就是地上之人通往天国的阶梯。据说洪荒之初,天地相去未远,地上的人们可以通过天梯到达天上;天上的神人,下到地上。

颛顼帝之前,天和地相距并不遥远,还有道路可以从地面到达天庭或者从天庭来到地面,这就是最初的“天梯”。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梯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山,一种是特定的大树,两者都是自然生长的东西,不需要借助外力。

我打量着这类似于天梯的树木,心中感叹道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古代人们比较朴质,设想神人或仙人之所以能够上下于天,并不是什么腾云驾雾,而都是这么脚踏实地,沿着山或树一步一步爬上去或爬下来的。

古书上记载能够沿着天梯自由上下的,只有神人、仙人,再加上巫师这三种人罢了。

“九儿,想啥呢?”

周教授看我半天愣神,我连忙回答道:“我在想为什么这里会存在天梯!”

“九儿,你记住万事万物,凡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肯定不是真正的天梯,天梯在古人的心中就是一种象征,我对这地方越来越好奇了,好久都没有这种激动感了。说实话不瞒你,我考古一辈子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天梯,唯一可见的就是一些古书、陶瓷器件或者出土的棺材上的天梯图画!”

“得了,别抒发你的感慨了,赶紧上吧!”

袁纯清在催促我们几人踏上天梯,周教授却不为所动,径直言语起来:“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下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

周教授其实有时候就喜欢说一些苦涩难懂的文言文,要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文化人,我早就骂娘了。

他给我们解释说,在远古时期,当时人、神曾经有过共存时期。神给人留下了上天之路。但是人间什么人可以登上这部天梯呢?大概那些仙人、具有大德之人外,如黄帝,太皞,女娲等。自黄帝之后开始有“绝天地通”的传说,即人神分隔。传说随后的颛顼帝派遣重、黎两位臣子隔断了通天之路。人从此登天变的更为困难了。

“你咋这么墨迹啊!”

“老袁,你真是太慌张了,你能不能好好的观察这棵树!”

“得,你喜欢研究就研究吧,我上天梯去了!这天梯虽然是假的,可这感觉不用想肯定是要爽爆。你一辈子考古都没有遇见过这么震撼的东西吧,这次圆了你的梦。”

周教授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的确没见过,再说古代的墓室哪里有这么高啊!”

“不会是建木树吧?”我挠着头道。

“九儿,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那样就不太符合实际了。不管思想和猜测多么天马行空,最后还是要回归于理性和现实当中。”

我口中的建木树乃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圣树,传说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而且在广汉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铜神树上,有枝叶、飞禽、悬龙等饰物,有人猜测这种神树的原型,有可能就是建木。

但这里的树和三星堆的却大相径庭找不到丝毫符合的特征。

“这里的的确和三星堆出土的形状不一样!”周教授和我想到一块去了,谁料到他继续开口道:“这里的树是真实存在的,而三星堆的神树是青铜制作出来的,有差异也正常。”

“神话故事尽管当中充满了神话色彩,可是很多东西都是现实当中映射的,这就是历史神话啊!”

周教授激动的摸着那天梯,袁纯清已经爬上几十米之高。

“上来吧!我试探了几下,结实着呢!”

周教授示意我们几人不要上去,袁纯清这老头真是胆大,啥事没有弄清楚呢,就独自一人上了天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