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书屋

第五十六章 棺分九重 各有其意

2021-09-07 作者: 五极

第二层是用枪木作的棺,厚四寸;

第三、第四层都是用梓木作的棺,居内者叫属,厚六寸,居外者叫大棺,厚八寸。

第四、这四层棺,都是上下与四周合围的。棺盖和棺身用皮带束紧,纵向束两道,横向束三道。每一道的棺盖与棺身的接缝处,都要加个桦铆紧。撑用柏树的近根部分来做,每段木料长六尺。

另外周教授还给我们解释道,所谓的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每一层棺都有特定的名称、最外一层叫大棺,第二层叫属。这两层用梓木制作,又统称梓棺或梓宫,第三层叫作迤或俾,用椴木制作,第四、五层为水牛皮和犀牛皮制成的革棺。诸公以下由内至外递减,到士这一阶层,就只有一层大棺,不得用套棺了。

但是这些已经没有办法考究了,考古史上说法不一,我对于这些倒是不了解,反正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之久,总会出现几个重棺,古人若是闲着无事,随便记载三言两语岂不是后人就凭借前人的话去研究,或者是对的,或者说是一错到底。

之后周教授就告诉我们于1977年发现于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墓,墓主人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诸侯级别的墓葬,其棺材正是一椁二棺。

置于东室曾侯乙的主棺,分内棺和外棺两个。墓主人躺在内棺之中,内棺被外棺整个套着。曾侯乙内棺外表以朱漆为地,用黄、黑色遍饰彩绘花纹,主要有龙凤、神兽、怪鸟、窃曲、窗格纹等;在头端及两侧有神兽像,用来表示守护之意。

棺椁内壁是髹朱漆,棺外周身以黑漆为地,绘朱色、金黄色花纹,纹饰主要为旋涡纹、变异云纹、绹纹。内壁髹朱漆。

另外还有马王堆一号墓,墓主人是西汉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仓的妻子辛追,乃是诸侯级别墓葬。马王堆一号墓正是一椁四棺,共用70块木板组成,结构严密,不用一根金属嵌钉,全是通过扣接、套榫、栓钉三种方式接合。

马王堆一号墓的椁室相互间隔,形成了四个边箱,边箱里面同样放置了墓主人生前享用的各样物品。

对于这些我倒是不惊讶,既然《抬棺笔记》上边记载了棺有九重,就说明这重棺是存在的,而且现在已经发掘的古墓当中含有,这就从另外一个意思上表明我家先祖记载的是正确的。

但是我怀疑这九重之棺应当是我秦家历代祖先完善而成,并不是出自于一人之手。

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第一次看到《抬棺笔记》的时候,我就对里边一些奇闻怪谈产生了怀疑,现在里边记载的棺材,却真实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的心里很复杂。

“秦九,你确定这棺分九重就是这九种:

九重之棺代表天棺,天棺葬天!

八重之棺代表地棺,地棺葬地!

七重之棺代表圣棺,圣棺葬圣!

六重之棺代表帝棺,帝棺葬帝!

五重之棺代表王棺,王棺葬候!

四重之棺代表夫棺,夫棺葬卿!

三重之棺代表士棺,士棺葬士!

二重之棺代表平棺,平棺葬民!

一重之棺代表无棺,无棺葬魂!”

“周教授,我既然能够说出来,就一定是我知道的,不知道我也不敢乱说!”我只好再次给周教授解释道。

“好一个九重天棺葬天!八重地棺葬地!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龙逸飞这么一句话,众人都摸不着头脑,这龙逸飞不怎么说话,但是经常说的话就让我们感觉很怪!

这种怪异的感觉是来自于心底的!

“他说的是对的!这九重之棺正是此意,你们刚才说的,只不过是民间野史而已!”

我没有想到,龙逸飞竟然会同意我所说的,否定了周教授和冯雨柔所说的。

我也管不上了,对着龙逸飞问道:“难道你也是一个抬棺匠!”

“抬棺匠啊!抬棺匠啊!我倒是想成为一个抬棺匠!哈哈!”

从龙逸飞的回答来看,龙逸飞估计不是抬棺匠,我反应过来这龙逸飞的家族正是世世代代守护这远古遗迹的人,知道这九重之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凭什么我的先祖知道,人家就不能够知道呢!

我不禁心里苦笑了一下,看来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许你所知道,在有的人眼中看起来很神秘,在有的人的眼中却是一文不值。

不死冰泉之上的火焰逐渐的熄灭了,在火焰之中的九重天棺自然也消失了,我们几人就朝着前边走去。

看了一眼,我就感觉我的脑子像被人一板砖拍了,顿时不知道张口说话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