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书屋

第352章 镜子和知识

2021-09-07 作者: 别予安

如果是寻常老学究,恐怕会说这东西是黄帝他老婆弄出来的。但是萧文作为一个十分硬核的人,自然不会扯这么糊弄人的谎言。

只听见诸葛亮愣了片刻后,就想起了萧文教授的内政课程当中,提到镜子这种东西。

“在秦建立的前4000到公元前3000年间,用抛光铜制造的镜子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约1000年后,华夏奴隶制社会初期正处青铜器时代,也就是商周时期,人们在长期的青铜冶铸实践中,认识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 系,并能人工的控制铜、锡、铅配比。”

这时候,一个穿着工匠衣服的人突然走了过来。他对萧文等人说道:“古书《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即合金的六种配比。其中最后一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就是制作铜镜用的配比。我本以为这种东西一般读书人不会在意,没想到竟然有人知道这个。”

听到这话,在场的孩子们有些茫然。毕竟像孙尚香和关羽这种,几乎就没在萧文这里接受过很好的文化教育。

或许他们也会读书写字,但是一些古书的知识,他们却没时间去学习。

于是萧文向他们解释,“鉴”即是镜,其含锡较高,是因为铜镜磨出光亮的表面和银白色泽,还需要有铸造性能以保证花纹细致。

而华夏早在秦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它能反射出铜镜背后的美丽图案。

这充分说明了华夏古代高超的制镜技术和对光反射特性深刻认识。

同时,一旁的安东尼也说道:“在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欧洲人也是用一种稍凸出的磨光金属盘作镜。他们在其不反光的一面刻有花纹,最早的镜子是带柄的手镜。到公元1世纪,欧洲已经出现了可以照全身的大镜。”

事实上,在这个时空交错的年代,欧洲有些地方,例如威尼斯和佛罗伦萨以及热那亚,已经处于中世纪晚期时候程度,可以说是欧洲最富庶的地方。

在那些地方,装在精美的象牙盒内或珍贵的金属盒内的小镜子,成为妇女随身携带物品。

这时候,萧文突然问道:“不知道阁下是?”

“唐墨田望,家里排行老七,大家都叫我田七。”

田望?这似乎不是历史上留下过名字的人物。不过毕竟是墨家,历史上的墨家在唐代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在这个世界,墨家自然可以像春秋战国时代那样随意游走。

只是他们在其他国家,肯定会出现一些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小人物。

并且镜子及其边框日益成为室内装饰。

看着田望,萧文拱手道:“吕氏门生萧文,兄台你好。”

吕氏,自然是吕不韦。吕不韦的学生,自然是杂家弟子的意思。

虽然这个墨家弟子穿着很破旧,但那只是别人的风格。他显然也读过很多书,知道杂家和吕不韦的事情。

于是他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不过他们并没有继续说话。毕竟萧文不想在这上面纠结太久。

没办法,历史上因为制作工艺落后的问题,人们制作出来的镜子不是比较落后的金属镜,就是比较危险的水银镀银镜。

直到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出了现代镜子的制作方法,这种害人的技术才得以取缔。

因此,一种能够大规模且无害制作镜子的方法,就像食人鱼群中的血液一样诱人。如果有人知道他掌握了这种技术,萧文不敢保证这个世界的人节操到底如何。

因此他只能够将制作镜子的技术掩盖起来。

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制作一两面大镜子送人,以拉拢关系。

至于什么时候直接开厂制作镜子和玻璃赚钱?

那估计要等到他能够把那些觊觎自己技术的人全部吊起来打后,才会这么做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