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书屋

第338章 貌似学派战争

2021-09-07 作者: 别予安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年至公元前500年间)是古希腊的大数学家。

他证明许多重要的定理,包括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毕达哥拉斯将数学知识运用得纯熟之后,觉得不能只满足于用来算题解题,于是他试着从数学领域扩大到哲学,用数的观点去解释一下世界。

经过一番刻苦实践,他提出“万物皆为数”的观点:数的元素就是万物的元素,世界是由数组成的,世界上的一切没有不可以用数来表示的,数本身就是世界的秩序。

公元前500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伯索斯(Hippasus)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其一边的长度是不可公度的(若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对角线的长不是一个有理数)。

这一不可公度性与毕氏学派的“万物皆为数”(指有理数)的哲理大相径庭。

这一发现使该学派领导人惶恐,认为这将动摇他们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于是极力封锁该真理的流传,希伯索斯被迫流亡他乡。

不幸的是,在一条海船上还是遇到毕氏门徒。被毕氏门徒残忍地投入了水中杀害。

希伯索斯的发现,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有理数系的缺陷,证明了它不能同连续的无限直线等同看待,有理数并没有布满数轴上的点,在数轴上存在着不能用有理数表示的“孔隙”。

而这种“孔隙”经后人证明简直多得“不可胜数”。

于是,古希腊人把有理数视为连续衔接的那种算术连续统的设想彻底地破灭了。

不可公度量的发现连同芝诺悖论一同被称为数学史上的第一次数学危机,对以后2000多年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人们从依靠直觉、经验而转向依靠证明,推动了公理几何学和逻辑学的发展,并且孕育了微积分思想萌芽。

然而真理毕竟是淹没不了的,毕氏学派抹杀真理才是“无理”。人们为了纪念希伯索斯这位为真理而献身的可敬学者,就把不可通约的量取名“无理数”——这就是无理数的由来。

由无理数引发的数学危机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下半叶。

1872年,德国数学家戴德金从连续性的要求出发,用有理数的“分割”来定义无理数,并把实数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从而结束了无理数被认为“无理”的时代,也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大危机。

虽然靠后的历史,安东尼不得而知。生活在这次数学危机当中的安东尼却还是知道,搞学术研究的读书人发起狠来,真的会为了学术信仰去杀人的。

这点,就和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面烧那些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一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看来,无论是哪里的人类,都会有这种心态啊!”安东尼心中感叹道。

同时,他也用期待的目光看着眼前的萧文和一众游侠。

老实说,作为禁卫军,他曾经跟随过皇帝为了国家而战,也曾在君士坦丁堡当中为了政治而战,更参加过十字军,与罗姆苏丹国,阿拉伯帝国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为了信仰战斗。

但是因为学派的战争,他还是第一次经历。因此,尽管这次战争的规模很小,一方不过十多个看起来也只有小混混级别战斗力的存在,而他这一边,也只有几个人而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