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书屋

第301章 大汉战略忽悠局局长萧文

2021-09-07 作者: 别予安

于是回到中亚的高仙芝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

高仙芝率领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七百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

怛罗斯城是石国的第二大据点,根据《新唐书·石国传》记载:“怛罗斯城,石国常分兵以镇之。”

并且,距离怛罗斯城不远的撒马尔罕,在当时就是是大食兵聚集的据点。

这也是高仙芝与大食在此相遇的重要原因。

因为高仙芝并不知大食的意图。而且唐在葱岭以西的属国分散部署,一时很难集结。

为了阻止大食的东进,以攻为守,远征大食,以此作为动态防御,对于深谙兵法的高仙芝来说似乎成为可行手段。

可以说,怛罗斯之战本身的胜败在高仙芝看来并不重要。哪怕他当时手下那三万军队全军覆没于大食,但只要他们能够争取到时间,让大唐在中亚各国部署的其他军队,那样的话,大食无论再怎么努力,他们也无法打败已经集结完毕的大唐军队——毕竟就像宋在属于它的时代,有着世界第一的经济,军事实力却弱得一匹一样。

阿拉伯帝国虽然是世界历史上第二富裕的帝国,但他们的军事实力也无法与大唐相提并论。

天宝十年(751年)四月,高仙芝率领三万大唐军队,从安西出发。

在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逻斯,并且开始围攻怛逻斯城。

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的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两岸、今天的奥李-阿塔(Aulie-Ata今江布尔)附近展开了决战。

在高仙芝的指挥之下唐军骁勇善战,靠着步兵的强弓劲弩,唐军曾经占有很大的优势,唐骑兵一度完全压制了阿拉伯骑兵。

但是由于阿拉伯联军数量极多,高仙芝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史载战斗持续了五日,第五日傍晚,葛逻禄(Qarluq)番兵突然反叛,从背后包围唐步兵,并且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

阿巴斯(应该是阿拔斯,不过因为作者是《王国风云》玩家,而在这款游戏的汉化补丁里,黑衣大食被翻译成阿巴斯,所以作者出于习惯,沿用这个非主流翻译)王朝联军乘唐军发生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主力突击唐步兵。

高仙芝受到阿拉伯与葛逻禄部两面夹击,无力支撑,终溃不成军。

高仙芝、副将李嗣业和别将段秀实收拢残部,向安西方向败退,途中恰逢大唐联军的拔汗那兵也溃逃至此,兵马车辆拥挤堵塞道路。

李嗣业恐阿拉伯追兵将及,杀死百余名拔汗那军士才得以率先通过。

战后,三万人的唐安西军,最后只剩数千名人。

这场战役,以阿拉伯帝国惨胜告终。

这是阿拉伯与大唐几次边境冲突中唯一一次打胜安西军。之后的战争中,因为大唐军队已经对这个西边这个和自己体量属于同一水平的国家有了防范,倒没有再被他们打败。

此战对唐朝、阿拉伯双方的疆域几乎没有影响。战后,唐朝仍然控制西域,不过却没有继续向西扩张——当然,这也是有封建时代国家控制领土范围有限的原因存在。

当时的人想必也知道,如果大唐军队继续向西扩张,那他们首先要面对的,不是阿拉伯帝国的奋起反抗,而是安西都护府的叛变,分裂。

当然,这些事情都只是萧文所知道的一些情况。这个世界上,可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这场尚未发生的战争。

但是,萧文在看到王玄策对于这个挡住大唐发财的阿拉伯帝国感兴趣之后,他还是添油加醋地给王玄策推销起阿拉伯威胁论。

一时之间,这个大唐的外交官,已经有了联汉,乃至于联夏灭食的想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