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书屋

57.登极封后

2021-09-06 作者: 炉烟双

太后一夜之间病重,大行皇帝在奉先殿停灵了二十多来天, 殉葬的人数早已拟定, 二十八那日就都送下去了, 因靠近年关,唯恐大行皇帝在底下寂寥。这一年, 宫里宫外都过得凄惨无比。

因郑贵妃二十五那日,宣称大行皇帝留下了口谕, 要立燕王为皇帝, 朝中虽有些异议,但太后此刻病重, 其中缘由大伙也都心知肚明,就算是提出来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给谁做臣下不是臣子呢, 更何况,要论实力, 燕王的才略比之先帝要高出许多。

谨身殿里,白幡漫天, 风一吹扬起老高,重重梵音萦绕在整个大殿中,先帝的太妃们都在守灵。按规制没有殉葬的妃嫔一律称作太妃, 等先帝入殓之后,众人都往泰陵守陵, 余生便是青灯古佛终老一生, 比起那些殉葬的妃嫔, 除了留下一条命来, 其余的也不见得好多少。

卫辞也跪在谨身殿,按理儿她贵为公主是先帝的妹妹,虽不是亲生的,可毕竟位分在那儿,皇帝驾崩是大事,她也该要来守灵的。

前几日还算应付,到了后半夜,越发熬不住了,上回在乾清宫里受了风寒还没好彻底,再加上一瞬发生了这么多事情,身子一病不起,腿跪得有些发麻,想站起身来松松腿,脚下一踉跄,差点倒在地上。

身后突然伸出一双手,掐在她的咯吱窝处,想抱孩子似的扶住她,她一怔,猛地回头,竟是燕王。

“你身子不大好,我送你回去。”

不等她拒绝,人已然被他牵到外头,外面很冷,殿内虽然比外头暖和,但梵音阵阵念的人头昏脑涨,这么一出来,反而神清气爽些。

卫辞瞥见他的右脚,似乎不大顺畅,走路有些不得劲,想起太医的话,他以后都要一直这样不良于行。

愧疚上前道:“你……腿脚好些了么?”

过了一个月,他似乎没有以前介意了,手里执着风灯,淡淡道:“好多了,至少不扶东西也能走路。”

他不过二十几,却落得残疾之身。往年听人说,腿脚不好的人,一逢阴雨天就会疼痛,这样的疼痛会缠着他一辈子。

良久无言,他走在她身侧,卫辞仰头道:“对了,还未来得及恭贺你,明儿入殓以后就是登极大典了罢。”

燕惟如淡淡望着远方,呵笑了声,顿住脚又往前走,他是未料到事情发生的这样快,本以为要厮杀一番,谁知竟不费吹飞之力就登上九五之尊,也许是老天爷助他。

“明儿登极……你会上奉天殿吧?”

卫辞一笑,“以前给司马翊做妹妹,如今又要给你做妹妹,看来我真是天生当妹妹的命。”

“可我不想做你的哥哥,你忘了,你如今是我的燕王妃,大行皇帝亲下的最后一道旨意。”

她立住脚,愣怔怔地望着他,惊呼:“那是假的,你忘了么?”

燕惟如呵笑,回过身来,牵住她道:“我哄你顽的,你还当真了。”

卫辞心里终于卸下,叹了口气道:“一点都不好顽,你吓死我了。”她跟在他身旁,半晌才道,“我想出宫。”

抬眼一看,两人已然到了重华殿,他抬头望了一眼匾额,怔怔道:“我会尽快安排的,眼下登基事情多,你又是先帝亲封的燕王妃,这个节骨眼儿上,你公然出去了怕是不好跟大臣们交代,你暂且等等,等我和陆渊商量了再告诉你。”

她信真不疑,应了一声迈进门槛里,回过身来道:“你也早些回去歇息吧,天寒,你要注意不要受冻。”

他颔首点了点头,望着她进殿,“我知道了,你快进去吧。”

说罢望见她进殿,小小身影直至隐入不见。月色皎洁,抬头望,月光正好遮挡在屋檐头顶上,月光洒下来,落在脚边,映的脸上黑乎乎的看不真切。

过了今夜,这大郢就再也不是司马家的天下了,他也终于如愿以偿,明日一早,太阳会照在奉天殿的日晷上,从此日出日落,都是当属他燕惟如的天下。

仁寿宫中,灯火通明,太后已经几日没下床了,现如今连食物都喂不进去了,司马云锦一直没日没夜的近身侍候。

青榕端了汤药进来,望见趴在床榻边上的云锦,不忍道:“公主,您已经几日没合眼了,您这么着身子可吃不消,这儿就让奴婢来守着吧。”

云锦迷糊地爬起来,只觉身子酸痛,揉了揉眼道:“嬷嬷,你回去吧,皇兄走了,我想亲自陪着娘,等着她醒来。”

约摸着有一个时辰,榻上的太后渐渐醒来,望见云锦,淌眼泪道:“我的儿啊,如今这世上就剩咱们娘俩了……”她说着不能自已,已经一个月了,可皇兄走的事实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娘,你还有我,锦儿永远陪着您。”云锦心酸,趴进她的怀里嚎哭着。

外头青榕进来,见此惨容心里不忍,朝身后端了一碗盅,道:“御膳房刚刚熬了一锅鲫鱼汤来,这大病的人喝了最滋补元气了。”

青榕刚走进来,一旁的云锦再也忍不住了,捂着嘴干呕着,太后一惊,忙问:“怎么了?”

云锦摆手,“无事……”说着就捂嘴冲出去了,她此刻已经有孕两月了,身子虽看不大出来,可这孕吐的反应却比旁人要厉害的多,一点腥味闻不得,刚刚青嬷嬷端了鲫鱼汤进来,她就已经不适了。

太后狐疑的看着跑出去的云锦,心里有些置喙,搭问道:“青榕,锦儿她……是不是有孕了?”

这些日子来,她面色不大好看,食欲也不振,夜里还会说梦话,这反应和她当年怀翊儿的时候如出一辙,这一段时间,锦儿总是支支吾吾,从燕王进京那会就开始了,莫非……?!

“青榕,你去叫她进来,我有话问她。”太后撑身道。

云锦捏着帕子进来,不敢抬眼去看太后,殿内还飘着鱼腥味,简直让她支撑不住,“娘……”刚开口,那腥味就往喉咙口钻。

“孩子是谁的?”

云锦听见太后厉声责问,惊得抬头道:“娘……没有……”

望见她惊恐的面色,太后一把将桌旁的鱼汤拂洒在地,瓷碗碎了一地,恨道:“锦儿,你简直让娘失望透顶!做出这等苟且之事,你让娘到了地下如何面对先帝,如何面对列祖列宗,他燕惟如如今是抢了你皇兄皇位的人,你怎能和他……”

云锦忙跪下来,摆手道:“不是的,娘,孩子不是燕王的!”

“那到底是谁的?那日你拼了命的逼我,说要嫁给燕王,不是他的孩子,那是谁的?”

她跌下去,知道再也瞒不住了,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纸包不住火,如今这个节骨眼上,再也不能生事了,她咬牙道:“是张良卿,张良卿的!”

太后一怔,“是张太师的嫡子?”她一早知道锦儿在宫外和他有来往,只是一直以为是小时候的玩伴,更何况锦儿自小小打小闹惯了,她也就没放在心上,谁知两人竟做出了这种事。

是她的过错,她一直纵容她,根本不懂什么是事情的利害,将她养成了这副单纯的心思,如今竟做出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事情,是她这个做娘不是!

太后恨铁不成钢,甩手将她跌出去,“我没有你这个女儿,你走!你走!”

云锦惊骇,爬至脚踏上,拉住太后的衣袖哭道:“娘,娘你不能不要锦儿,锦儿真的知错了,娘——”

青榕忙扶住云锦,骇道:“娘娘,公主毕竟是您亲生女儿啊!更何况她此刻肚子里还是孩子,要是万一出了什么事……”

太后满脸泪水纵横,仰天无奈道:“我此生只两个孩子,可没有一个让我省心,翊儿才刚走,你又出了这种事,我上辈子到底是做了什么孽,你们叫我怎么活!”

“娘,锦儿真的不知道事情这样严重,是锦儿的错,一切都是锦儿的错,是锦儿丢了大郢的脸,娘,我去陪皇兄。”

太后一把拉住她,吼道:“你这是要娘的命么!你皇兄前脚刚走,剩咱们孤儿寡母,娘只有你一个贴心的女儿,纵然心里再有气,也不会将你往火坑里推。”

太后将她抱在怀里,想了半晌,捋了捋她的发髻,闭着眼哀叹道:“娘答应你,明儿就宣懿旨,将你许给张良卿。”

“娘,”她抬头,眼泪挂在睫毛上,不解问着,“明儿就是登极大典了,按着规制,我还算是大郢的长公主,燕惟如岂能甘心将我嫁给旁人,届时戎狄王要来郢都,他会不会……”

“不会。”太后怔怔道:“明儿,母后会替你铺好一切的路,娘这一生没未你做些什么,此前将你许给阿卓尔八汗,是为了大郢的江山考虑,可如今坐上那位子的是燕王,母后是不会如他的愿的。”

云锦听了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无论何时何地,娘总这样护着她,将头埋在她怀里,“娘,我一辈子也不想和你分开,你要永远陪着锦儿。”

太后用了用力,将她圈在怀里,有些颤抖道:“好,娘会陪着你一辈子。”

青榕在一旁看着重归于好的母女,心里欣慰笑着,母女间哪里有隔夜仇呢,过了明儿,太阳依旧升起来,希望日子能越来越好罢。

正月二十二,钦天监算的好日子,也是燕王登极大典的日子。

锣鼓齐鸣,登极大殿的仪式极为正式。燕惟如身穿暗红龙纹冕服,头戴十二旒珠玉石冕冠,系以朱缨,佩大带大绶,红罗蔽膝上锈行龙下绣三火,傲然站在奉天殿的丹墀之上接受百官朝拜。

他站在那儿,自有一股浑然天成的帝王之气,旭日阳光从奉天殿上空洒下,落在文武百官的头顶上。

礼成之后,奉天殿送走了大行皇帝,迎来新君,自此年号是为宏嘉。

按规制四拜礼之后,便是遣官册拜皇后,册立皇太子,以继位诏告天下。因皇帝是藩王继位,礼仪比之□□成祖要简易了些,燕惟如膝下无子嗣,因此皇太子一环节便就省去。

先前大行皇帝下旨将卫辞公主许配给他做正室王妃,按照礼制,卫辞今日也应当受大印,册立皇后。

燕惟如朝着身后的孙启寿道:“卫辞公主可曾来了没有?”

孙启寿低身,恭敬道:“回皇上,已经派人去请了。”

重华殿里,因尚未册封,暂且还没有住到坤宁宫中,先前内务府送了九龙四凤冠和濯衣来,卫辞心里狐疑,这是皇后册封的冠服,他没说过今日还要她去奉天殿参加大典。

小太监焦急道:“公主您快去吧,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陛下说自有主张,让您先去就知道了。”

册封大典之后必定要册立皇后,她嫁给燕惟如是司马翊亲自下的旨,若是不去,百官自然怀疑,可是心里总归不安定,咬了咬唇问道:“你知道陆掌印此刻在哪里?”

“因登基大典的事务多,陛下好像派他在东厂当差,等大礼一成,估摸着就能上乾清宫复命了。”

卫辞定了定心,以为燕惟如和陆渊早已商量好,遂穿戴好冠服就急忙赶往奉天殿。

侍仪司在奉天殿御座前设册宝案,在丹陛设女乐。燕惟如远远地望见身穿冠服的卫辞,起身御座伸出手来接她,往日只见过她穿襦裙的模样,有种小家碧玉的感觉,可如今身穿冠服的她,是他的宏嘉皇后。

卫辞没见过这种场面,底下文武百官,内官内监各司各局全都立在奉天门内外,这样高高在上的感觉让她觉得不真实,甚至是有些颤畏。

看见他朝她伸出手,骨骼分明的修长手指,指甲修剪的十分齐整,透着健康色泽的月牙白,她犹豫了一下,转过头去寻陆渊的身影,可环顾四周也没看见,小太监说他在东厂,待会就到乾清宫,等礼成之后,她就能见他。

将手放进那宽大的手掌里,冰凉的没有温度,燕惟如紧紧握了握,小声道:“手怎么这样凉,是身子不舒服么?”

她轻微地摇了摇头,道了声无碍,然后他拉她站在丹墀上,承制官将皇后册宝托上来,她听见承制官高呼道:“册妃莲氏为皇后,命卿等持节展礼。”

之后便是百官朝拜,高呼万岁千岁。

她知道一切都是假的,可手上的金印是真的,他拉她站在这九五之巅上是真的,整个大郢的百姓都会认为她就是大郢的皇后,一切忽然不真实起来。

下意识的缩回手,紧紧攥在宽大的襕袖之中,脸色有些难看,燕惟如扶住她,柔声道:“身子还没好利索么?”

她咽了下喉头,没有说话,自顾自别过头不去看他的眼睛,这样的情景,会让她有种背叛的错觉。

礼成之后,原本还有谒陵的环节,因卫辞不舒服,燕惟如就将事情延后了,牵着卫辞就回了坤宁宫。

长长的宫道,帝后同坐一座轿撵,一路无言,悠悠一直抬到坤宁宫的门口。坤宁宫是历朝皇后居所,因为大行皇帝没有立过皇后,所以这里空了很久,早在登极大典之前,燕惟如就派人打扫过了。

卫辞踏脚准备下轿,谁知一个踉跄,身子被人拦腰抱起,重心不稳倒在他的怀里,她惊呼道:“你快放我下来!”

她有些恼,他这是什么意思,明目张胆的在众人面前来这么一出,他难道不知道她过几日就要走了么?这样将她置于风尖浪口之上,实非明智之举。

她挣扎着跳下来,狠狠地剜了他一眼,独自跑进殿里。燕惟如抬脚也迈进来,罩房里没有人,宫娥太监都被遣散了。

“我不要住在这里,这里是留给你以后真正的皇后的,我还回我的重华殿去,那里我住惯了。”说着就要开门出去。

燕惟如一把拉住她的手,她惊骇得连忙甩开。

她在紧张!

“你怕我么?”他薄凉的唇微微开启,怔了半晌才道:“你如今已然受了大印,是必须要住在坤宁宫的,若是回去了,会惹人猜忌。”

她伶仃地站在门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瘦削的肩头有些轻颤,低眉唔了声,她没去看他的眼神,也没有同他反驳。空气里突然变得安静,气氛也变得让人捉摸不定,她总觉得哪里似乎出错了,可是一时又心慌地不知该怎么办。

门外孙启寿敲了下门,压着尖声道:“陛下,张大人来了。”

卫辞一怔,乜了一眼又低头道:“陛下国事繁忙,我就不在这儿杵着了。”掀起帘幔退回了里间。

燕惟如淡淡看了她一眼,伸手开门,望见立在门上的郑安。听见开门声,郑安立马回过身来,焦急道:“陛下托臣办的事臣都办妥了,此刻人已然被捉住。臣想带着臣妹离开,再也不回郢都了。”

郑安满面风尘仆仆,大约是刚办完事就赶紧赶回来了,郑则盈逃过了一场殉葬,接下来按照规制是要送往泰陵守陵,可司马翊毕竟是她下的药,只要她留在郢都一天,就永远是燕惟如的眼中钉肉中刺,天底下最不想让人知道大行皇帝的死因就是他了。他若再不带她走,就永远也走不了。

关闭